四月,地处凉山州甘洛县的兰池村是学院对口帮扶的贫困村,在兰池村凤凰李园区内,从三月的满山花海到新披绿装,凤凰李树上结满了果实。
回想兰池村脱贫攻坚初期,发展什么主导产业?资金从哪儿来?技术是否过关?如何让产销相结合?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,学院派驻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调整思路,依托主管单位省地矿局对甘洛县田坝镇的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运用,实现了从昔日荒山到新披绿装,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滴灌”的转变。其中“搭建平台”比“亲手帮扶”更重要。驻村工作队积极与眉山市多家凤凰李种植公司联系,由公司负责提供苗木和栽培管理技术及保障保护价收购,在园区内种植凤凰李1000余亩,探索和完善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经营模式。然而产业有了,技术又成了新的问题。由于兰池村海拔比眉山地区高,又连续两年在花期遭遇降温霜冻,导致开花授粉时间不一致,18、19年园区均无产出。针对这种情况,驻村工作队和合作社及时调整策略,采用人工授粉和补充嫁接授粉枝等方式保花保果,第一书记又多方筹集资金,给园区800亩的凤凰李购买了农业保险。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,今年的凤凰李长势良好,丰收在望!
近年来,为了使兰池村和精准扶贫政策有机结合,依托兰池村凤凰李园区基地,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申报扶贫项目,目前正在实施的有甘洛县农旅融合项目、新建凤凰李园区综合体、包装车间、果蔬气调库。在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群众主体、企业带动等多方面创新扶贫产业模式,使小小的凤凰李成为贫困群众的“脱贫果”!